大道如虹铺坦途 ——重庆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纪实

来源:本站  发布时间:2020/12/25 17:47:10  点击率:5672次

  核心提示

  乘高铁,从重庆到成都、贵阳、昆明、西安等周边大城市,分别只要约1小时、2小时、4小时、5小时;

  乘飞机,重庆任何一个区县的直线100公里范围内,至少有1座机场(含市外运输机场);

  沿长江黄金水道,一艘艘巨轮可直达万州港、果园港等重要内河港口;

  走“四好农村路”,“出门水泥路、抬脚上客车”,全市农村居民到所在区县城区的出行时间平均缩短约2小时……

  大交通打通大通道,大通道助力大发展。一张越织越密的水陆空立体大交通网,如同一幅壮丽长卷,在山水之城、美丽之地铺展开来。

  这一切,得益于2017年底启动实施的重庆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,按下了交通建设的“快进键”、跑出“加速度”。

  3年过去了,恰在“十三五”临近收官、“十四五”即将开启之际,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收官: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,并承载着市民们满满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
  水陆空并进 打造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

  重庆以加快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为统揽,加速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,目标直指——

  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,在“一带一路”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,打造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,为重庆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、带动开放及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。

  随着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逐步实施,一个个项目落地落实落细,重庆在铁路、公路、航空、水路等建设上多点开花,强基础、补短板、促提升。

  随着一张更快捷、更通畅、更高效的水陆空立体大交通网渐次成型,重庆在打造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的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——

  望天空:到今年底,重庆全面形成“1+4+3”民用机场体系,构建起以航空快线为核心的国内航线网络,覆盖国内主要城市;重庆与世界建立起畅通的“空中走廊”,累计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01条。

  瞰大地:近年来,重庆形成以铁路、高速公路、国省干线为主动脉,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,以“四好农村路”为毛细血管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。

  铁路加速融入全国高铁网——仅三年时间,重庆相继开建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、渝昆高铁、渝万高铁3条高铁,启动成渝铁路重庆至江津段改造工程;成达万高铁开工;力争尽快启动成渝中线高铁建设。

  还有,渝贵铁路、成渝高铁枢纽段、重庆西站一期和沙坪坝站、黔张常铁路、新建渝怀铁路二线涪陵至中嘴段相继投用,郑万高铁重庆段有望明年建成。

  公路网络四通八达——高速公路串点成线、连线成网,建成渝广高速、潼荣高速等11条高速公路,开建渝武高速扩能、梁开(江)高速等17条高速公路;干线公路等级明显提高……

  长江上游航运枢纽基本建成——长江朝天门至九龙坡段3.5米水深航道整治完工,朝天门至涪陵段4.5米水深航道整治有望年底开工。长江、嘉陵江和乌江“一干两支”干支联动的航道体系基本形成,四级及以上航道达到1400公里。

  抢抓新机遇,实现新作为。

  今年,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驶入“快车道”。4月,川渝首条跨省公交线路——重庆市潼南城区至四川省遂宁市磨溪的跨省城际公交开行,沿线百万人受益。到2022年,实现成渝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毗邻市、区、县跨省城际公交线路全覆盖。

  市交通局负责人称,川渝正加快推动交通运输一体化,着力打造4个“1小时交通圈”,即成渝双核城市之间1小时通达、成渝双核至周边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、成渝地区相邻城市1小时通达、成渝主城都市区1小时通勤。

  调整运输结构 提升支柱产业竞争力

  人悦其行,物畅其流。

  公路“转得出”,水铁“接得住”。今年6月,涪秀二线铁路果园港鱼嘴铁路货运站投运,年装卸汽车能力达60万辆,并全面接入国铁运输网。此举,将重庆整车铁路运输比例提高30%-40%。

  汽车是重庆支柱产业之一。以前,各大车企在中心城区主要通过公路运输,但时常陷入交通拥堵的尴尬中。

  随着果园港鱼嘴铁路货运站的投运,更大运能、更经济、更环保的铁路运输方式,极大满足了汇聚于两江新区鱼复片区的长安汽车、上海通用五菱、北京现代等车企的运输需求,突破了困扰它们多年的物流瓶颈,也大大缓解了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状况。

  这正是重庆对大宗商品调整运输结构的一个缩影。

  “合理调整运输结构,促使更多大宗商品从公路运输转到铁路或水运上来,可大大提升大宗商品的运输效率、降低物流成本,从而提升重庆支柱产业的竞争力。”市交通局负责人说。

  该负责人介绍,之前,由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规划协调不够,我市一些港口、铁路与公路“连而不畅、邻而不接”,导致货物倒装次数过多、拉低了运输效率。

  自交通建设三年“会战”打响以来,我市加快了铁路运能提升、水运系统优化、提速多式联运等建设步伐,全面推进运输结构调整——

  重庆率先在果园港、新田港、龙头港、珞璜港实施铁路专用线建设,同时加快推进大宗货物“公转铁”,深化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合作,建立定期联系合作机制,推进与煤炭、矿石、钢铁、化肥、石化等大客户签订运量运能互保协议,实施“公转铁”专题营销。到明年底,铁路枢纽东环线黄茅坪支线建成后,长安汽车等大型车企的整车运输,在中心城区将100%通过铁路运输发运到全国各地。

  同时,重庆铁路物流枢纽建设提速,打造以团结村为一级物流基地,以小南垭、鱼嘴为二级物流基地,以白市驿、龙盛、南彭等12个站场为三级物流基地的“1+2+12”三级物流节点网络,加快建设国家综合性铁路物流枢纽。

  一系列举措,有效推动了重庆货物运输结构调整——

  2020年,全市公路货运量占比预计为82%,铁路货运量占比上升到1.6%;

 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,重庆铁路运输量仍明显提升,预计全年完成1907万吨,较2017年增长5.5%。

  到今年底,水路货运量预计完成1.97亿吨,集装箱铁水联运量预计完成12万标箱,分别较2017年增长6.2%和34.8%。

  大交通赋能 有效助推高质量发展

  交通兴,百业旺。

  一条条高速铁路、高速公路、农村公路,一条条“空中走廊”,以及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的水上交通,犹如活力四射的血脉,有力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。

  重庆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显现。2020年底,全市货物周转量预计达到3515.2亿吨公里。

  以“空中走廊”的关键节点——江北国际机场为例,截至目前形成了临空物流、临空制造、临空商务、临空会展、临空保税等临空经济体系。2016-2019年,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总产值年均增长10.1%,其中,航空产业增加值接近50%;到2019年,该区域的总产值达到646亿元。

  随着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的高效衔接,在世界经济版图上,以重庆为中心的国际物道大通道通达东西南北——

  向西,中欧班列(渝新欧)成为“一带一路”上的国际新“邮差”;向北,“渝满俄”班列联通中蒙俄经济走廊;向南,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的246个港口;向东,以长江黄金水道及沿江铁路干线为依托,开通沪渝直达快线、渝甬班列等,让地处内陆的重庆站在了开放前沿。

  大交通构建大通道,大通道推动大发展——

  高铁、高速公路、干线公路、航空及水运,将全市旅游景区景点串联起来,促进了重庆全域化旅游业发展。数据显示,2019年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6.57亿人次,实现旅游总收入5734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0%和32%。

  “四好农村路”为农村地区带去了人气、财富,凝聚了民心。一批“资源路”“产业路”“旅游路”建成。数据显示,目前,全市农村路网沿线形成和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,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  交通运输业取得长足发展。2019年全市交通运输、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977亿元,为2015年的1.3倍,拉动全市GDP增长0.3个百分点……

  展望未来,重庆交通建设将踏上新征程、实现新跨越、展现新作为,以交通建设为支撑,重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。 

  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事记

  2018年1月25日

  渝贵铁路、成渝客专枢纽段及重庆西站、沙坪坝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开通

  2018年11月22日

  渝湘高铁重庆站至黔江段和重庆东站开工

  2018年11月27日

  万州环线高速新田至高峰段、巫溪至镇坪高速公路(巫镇高速)开建

  2018年12月18日

  江北国际机场开通重庆直飞巴黎航线

  2019年8月16日

  巫山机场通航

  2019年9月29日

  渝昆高铁开工

  2019年11月18日

  成渝铁路重庆中心城区至江津段启动改造

  2019年12月29日

  连接四川泸州和南充的潼南至荣昌高速公路通车,渝遂高速公路扩能项目开工

  2020年6月29日

  渝武高速公路扩能北碚至合川段、铜梁至安岳重庆段和江津至泸州北线重庆段三条高速公路集中开工

  2020年11月9日

  渝万高铁开工

  2020年11月25日

  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工程开建

  2020年12月7日

  梁开高速开工;年内,永(川)泸(州)高速公路重庆段、渝广(安)支线高速公路等将建成通车

  2020年12月18日

  仙女山机场实现首航 

  重庆交通建设构建新格局

  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市拟投资5000亿元以上,加快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,着力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,重点打造“五个网络”:

  铁路

  按照“五年全开工、十年全开通”目标,加快建设“米”字型高铁网和“三主五辅”出海出境铁路货运通道,力争开工1000公里、建成1200公里,全市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200公里。

  公路

  完善“双城经济圈”公路体系,加快建设“三环十八射多连线”高速公路网,力争开工1000公里,全市通车总里程争取达到5000公里,省际出口通道达到32个。继续升级改造国省干线,推进农村公路提质增效。

  水运

  打造长江上游航运枢纽,健全干支航道网络,全市四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到1500公里。构建现代港口体系,全市港口货物吞吐能力新增3000万吨、达到2.4亿吨。推动“支流转干流、小港转大港、大港通海港”协同发展格局,基本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。

  航空

  与四川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,建成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,加快形成“双枢纽”机场格局,着力打造国际航空门户枢纽。

  邮政

  城市地区邮政和重点快递企业网点标准化率达到95%以上,人口密集区县的智能快件箱投递率达到15%左右,基本实现“双城经济圈”核心城市间24小时送达。